|

楼主 |
发表于 2023-5-25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季淋曾记 于 2023-5-27 19:10 编辑
陕西夏三月气候简述:
夏三月(6,7,8月),是全陕西一年当中天气最精彩激烈的时节。这三个月,气温最高,降水经常也最多,强对流天气最频繁。在最鼎盛的温湿配置下,天气难以长时间静稳下来,经常是水火交织的局面,整体也呈现出明显的雨热同期,季风特征显著。
气温方面,从历年平均月均温来看,7月是当之无愧的最热月,而6月和8月分列二三或三二,比上略有不足,比下大大有余,有时候也会出现秩序颠倒的情况。关中平原气温意义上的夏季基本会贯穿夏三月始终,从5月下旬到9月上旬,省内其他地区受海拔和纬度的共同影响,夏季时间会相应地缩短或拉长一些,秦巴山区海拔1500+,黄土高原海拔1400+以上无稳定夏季或根本没有夏季。如果从高温来看,秦岭以北6月和7月相近,8月偏弱;秦岭以南7月和8月相近,6月偏弱;低温来看,全省几乎都会呈现一个“786”的高低分布。至于成因,后面与环流降水展开来说。
从大的高空环流来看,陕西夏三月正好处于中纬西风带与副热带高压之间,当然大多数时间处于前者,而后者的影响力也很大,基本控制着整个陕西的天气格局。6月伊始,全省大部基本还是延续着5月的天气姿态,节奏完全掌控于西风带的槽脊当中,槽前阴凉多雨,槽后天晴升温,暖脊/陆高深处烈日炎炎,降水相对稳定,又因为下垫面加热过快,遇到高空槽/冷涡等高空冷系统,容易形成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对流条件,加上山区地形的加持作用等,雷暴较为频繁,不过这种初夏雷暴下不了多少雨。此时已经时近夏至,太阳高度达到鼎盛,阳光非常毒辣,高温能力已经接近一年中最强时段。这时候夏季风所携带的巨量水汽主力受副高外围气流所限,通常还在长江以南,陕西露点不高,晴夜辐射过后的低温也上不去,体感尚可接受。6月上旬一般也正是西太副高加速北抬的时期,从588线上岸到脊线上岸经常很快。6月中旬前后,稳定的长江流域梅雨季开启,陕南的安康首当其冲,开始一段多雨期,随后在雨带北抬的大趋势里反复横跳。陕西拥有巨大的南北跨度,将会与副高外围主雨带作伴两个月左右。不同于长江流域的梅雨之缠绵,北方的主雨带通常没有很强的连续性,而关中受限于秦巴山区对夏季风水汽的拦截,降水强度和极端性都比不上东部地区,但只是皮鸭并不是稀少,更不是一点都无。关中陕南的第一段多雨期基本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这段时间,各年份时空差异比较大。这时候的雨水通常具有比较强的对流性质,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多发,各地已经进入到了防汛的关键时期。然而在没有雨水的时间里,高温也可以见缝插针地频繁出现,且不乏一些极端高温,低温和露点也会比6月初那阵子上升不少。
常年到了7月下旬前后,青藏高压登场,副高真正将整个长江流域笼罩在内,夏季风吹拂整个大江南北。真正的三伏天盛夏开启,一来就是二三十天。这时的588线,已经可以逐步将渭河以南一并收入囊中,留下第二段晴热期,并将雨带推至渭北陕北一带,形成“北雨南热”的局面。相比前夏陆高暖脊高温季,西太副高高温更稳,更闷,更持久,夜温露点水平一同达到全年鼎盛。持久的高湿热天气不仅会让人们热的苦不堪言,还会带来伏旱天气,而且越往南越严重,像2022年的8月上中旬,陕南极端高温伏旱依然历历在目。7下8上是整个北方的主汛期,对于陕西来说,不仅仅会受到北部主雨带的狂轰乱炸(如陕北17.7.26),中南部的高温高湿也同样随时会因为各种气象因素而产生这个季节最为激烈的对流雨,如16.7.24西安,20.8.7咸阳,21.7.23洛南等等,都是这个时候特产的极端强降雨,已经到了防汛部门神经最紧绷的时段。
进入8月,夏季风强度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但副高身躯依然庞大,将整个雨带毅然顶在陕北渭北地区。后夏阶段,冷空气也开始找回主场,向陕西不断渗入干燥凉爽的气流。冷空气与频繁降水,让陕北的入秋进程在8月就可以提前实现,等到雨季结束的8月末前后,早已是一副秋高气爽的模样;而关中,冷空气的层层渗透也会让夏夜变凉,湿度下降,秋意略显,而且在太阳高度角明显下降的时期,升温乏力,一旦来场明显的降水,雨后气温便会一蹶不振,“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期开启;陕南在秦岭天险的阻隔下,冷空气难以抵达,会与川渝地区一起挺过最后的“秋老虎”,直至更强冷空气的到来,击溃副高制造雨水降温,甚至直接开启华西秋雨。华西秋雨的开启时间经常与关中地区初判入秋时间相吻合,如果像去年那样8月下旬提前开启,那么也会早早入秋,至于夏天,明年再见。
进入八九之交,虽然高温的故事已经讲完了,但是雨季的故事依然还在续写......
|
|